西藏的唐古拉山海拔有多高(唐古拉山口的海拔是多少)

西藏的唐古拉山海拔有多高(唐古拉山口的海拔是多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西藏的唐古拉山海拔有多高(唐古拉山口的海拔是多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本文主要介绍“唐古拉山城海拔有多高”的核心内容,以及“唐古拉山口属于青海还是西藏”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继续读下去。

我想对我过去的十年做一个总结,从2011年到2021年。

不是“突然”。从构思酝酿到今天的写作,已经一年了。以前不敢写,现在敢写了,但是说不清哪来的自信。

为什么从2011年开始?想想,也许真正意义上的,我从那一年开始“自我探索”——背包旅行。十年过去了,所以这一次,首先是对过去的总结、肯定和告别。

那么另一个思路就是:调整状态,开始下一个十年。不敢说2021年是个分水岭,但至少很多事情都变了,尤其是我的心态,从“走出去”到“回来”。

如何写好这“十年”?我真的犯了一个错误。我花了很长时间断断续续整理了一个T硬盘。面对十年的图片和视频,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抛弃时间轴,避免过多的分支事件。采用《城市评论》单点引入,然后几十个城市串起我的足迹,我的十年。

而在每个城市,都有另一个“十年”。城市里的“那个人,那座山,那张笑脸”将是我的情感重心。

在Zero去唐古拉山城之前,他对山城的印象只停留在一句情话上:你是我的错,我是你的唐古拉。

去了才知道中国还有这么一个地方,主城没有一个村庄大,却蕴含了很多故事.

我与唐古拉山城结缘是在2015年5月,当时我报名参加了四川绿河组织的长江源头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志愿者活动。

当时的决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首先,我要说服自己勇敢迈出这一步。毕竟,我不知道唐古拉山城在哪里,有多远,生活条件如何。好在我心大,有多年的旅游经验。最重要的是我有出去的欲望。

另一个是工作。那时候我还在凤凰网青岛站,一直在坚守自己的新闻梦。没想到这么突然就“断”了。并不是我为此感到惋惜,而是现在一想到这个决定给父母带来了多大的恐惧,我就感到无比的愧疚,尽管现在一切都平安回来了。

唐古拉山城,海拔4539米。

“长江龙”后面的红房子是:长江源头水生态环境保护站。

长江第一河:脱脱

在唐古拉山城的网络志愿者时间是一个月,那么这个月你做了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工作内容务实、朴实、接地气。作为一名常驻志愿者,我要记录各种仪器参数,如温度、湿度、风向、风力等。每天。据说这些数据每年都会送到国家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数据分析,所以不敢懈怠。

有时候会很无聊,但也会有惊喜。一大早,我打开了门。哇,外面在下雪。我是第一个看到的人,非常激动。过几天,一推门,哇,春天来了。脱脱河昨天结冰了,但是今天,成千上万的水在奔流…

高原气候可能瞬间改变。

保护站的日常清洁也是一项重点工作。除了地面的清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化粪池的清扫。由于气候的原因,整个唐古拉山镇除了保护站的抽水马桶外,全是旱厕。

冲马桶确实很方便,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容易定期想一想管道里的冰。我希望天气暖和,我可以把它抽出来。记得有一次喷头没接好,管子瞬间崩了,花也散了,我正好站在旁边.

不要放打扫厕所的图,放一张事后擦鞋的图。

高原风光

虽然保护站靠近长江第一河:脱脱河,但日常饮用水也很匮乏。主要原因是脱脱河的水不能直接饮用,据说很“重”。会不会是大量的贵金属从山上倾泻而下?

为此保护站看上了深井,设置了一套专业的净水设备。我们定期把水抽出来净化。有一次闻了一下,水的味道真的有点“上头”。

小伙伴们在引水。

雪后,清洁太阳能电池板。

由于唐古拉山城是开车去西藏的必经之地,保护站每天都会迎来很多路过的游客,接待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除了介绍自己的项目,你还要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通常这种因果关系在城市是看不到的,但是在长江源头,马上就出现了。个人的一点点努力也会产生很大的能量。

路人游客会带走一袋袋的垃圾,尤其是饮料瓶,不易降解,对草原的破坏最大,从而影响牲畜和水源的安全。

为此,保护站专门设立了“瓶子换食物”活动,鼓励牧民将吃剩的塑料瓶收集起来,送到保护站换一定量的米粉。保护站统一保管,然后定期麻烦可爱的战士兄弟,送到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治疗站。

不要瞧不起这样的瓶子。如果放在雪山里,不仅碍眼,糟蹋风景,还可能一路漂流入海,“害了一条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原上的饮料瓶越来越多。

保障车站为过往游客提供的帮助。

保护站的“环保文化创造”

第二,除了呆在保护站,当然还有机会出去“呼吸新鲜空气”。

斑头雁的调查就是其中一个项目。一直听说可可西里无人区有多荒凉。那次我知道一点,但肯定只是擦伤。

在路上。

据说斑头雁是世界上最高的鸟类之一,能飞越喜马拉雅山。每年春夏,它们在青藏高原产卵、孵化、繁殖。它们在秋天飞行数千英里,在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过冬。我们去的弯曲湖是繁殖地之一。2012年,在绿河保护之前,人口数量并不乐观。现在,七年过去了,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主要工作是观察他们的数量。一个湖泊被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观测队。长时间躺在高原冻土上不容易,就算活腻了。

飞斑雁

板头岩观察小组

除了班德湖,班德山也是可以参观的。我称之为孤山(《指环王》里的一座山),茫茫荒原上就有这么一个孤零零的“凸起”。为了一件事,我费尽周折爬上了这座山:我得到了红外摄像记录卡,它拍下了许多野生动物的照片,比如比大熊猫还珍贵的雪豹。

这次登山之旅真的很艰难,我喘不过气来。不过收获还是挺大的,可以看看长江源头的壮丽景色。当然是夸张了。长江的真正源头还在更远的地方。然而,令我惊讶的是,眼前的长江不是咆哮的河流,而是涓涓细流。原来长江有时候也是很弱的,所以更需要我们的呵护。

俯瞰孤山

“长江”的源头

在驻地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当地牧民的一个赛马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个民族的人文风情和热情,我们还有机会了解他们的环保故事。我由衷感叹,现在的环保意识确实深入人心。即使在荒凉的长江源头,也有一个特殊的环保卫士:长江源头第一团支部。

牧民之家

长江源头的环保卫士

做饭也是日常工作之一。如何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我也是近几年学的厨艺才有了更深的体会。

那时,在唐古拉山城,条件不好,没有食物和肉,所以我真的忘了我是如何一路走来的。然而,我也很满意,特别是当我去镇食堂采购时,我很高兴看到“琳琅满目”的

曾经,我特别想花钱,买点水果,找个“开心的感觉”,就像平时心情不佳的时候,只有“买买买”才能解除烦恼。然而,我在“超市”转悠了好几圈,却没有看到一个水果。最后拿了一瓶冰糖雪梨,我以为是一把消费。“咕,咕,”酷!

买菜回来

恐怕我饿了。朋友从青岛给我邮寄了一份“家乡饭”。

第四,当然不用每天在保护站工作,也能享受时间。

我特别喜欢二楼的阳光房,面朝脱脱河和大桥。它有一个伟大的观点。每天,高原上的阳光温暖着它。人进去了,就是懒。他们真的很享受躺在东南亚风情的靠垫上,和几个人聊天,或者静静地听音乐。

沱河大桥就在眼前。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它的四季。在冰冻的世界里,一列火车从远处驶来,它的汽笛划过天空.暮色中,天边的夕阳是那么的合适。虽然不如城市里的霓虹绚丽多彩,但这种原色更讨喜。

高原尚德阳光房

沱河的日落

沱河的黄昏

这里有一个人,青岛虎子——王婷。他是一位老志愿者,20多年前就来过可可西里。我有幸在了解这些地方之前就认识了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我在志愿服务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

记得有一次,我有点想家,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火车长途旅行的图片。“火车又驶向远方了……”。胡子老师应该是看出了我的心情,留下了一句至今无法反驳的话: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吧,也许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高原生物

保护站有“图书馆”,供志愿者和所有牧区群众阅读。

当然,规模不大。一排书架,里面捐赠的书最多,有各种类别:历史书籍,杂志杂志,文学小说,各种实用参考书。

闲暇时也会坐下来看书,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图书馆学习,这也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当时也捐了几本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们应该是大Bing的系列。当时,我的朋友老丁也从青岛胶州送来了一些参考书,希望能为这里的牧民提供一些农林牧渔方面的技术指导。

现在想想这些事情真好,为了我自己美丽的小心脏.

高原图书馆

我的朋友老丁捐赠的书

和志愿者相处也是一种幸福。

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彼此并不熟悉,但简单介绍之后,我们立刻一拍即合,说我们很亲近也不为过。如果不把一起做过的事情都说出来,会有一种分分秒秒都在期待的感觉。

前半个月,站上只有三个人。我每天都盯着另外两位先生,孤独而冷漠。另外,当时有严重的高反应,身体很虚弱,很期待找个人说说话。

接下来的半个月,又来了10多个项目志愿者,他们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身体空荡荡,脸上挂着笑容。关键是他们不盼着早走.

抗中学,至今唯一吸氧。

小团体在地板上用餐,阳光正好(如侵犯肖像权,请告知,赶紧删除,不做商业用途)

我记得我离开车站的那天,我正好站在30。

每个人为我送行都很隆重。车站上的“老人”孙爷爷特意给我准备了一盒饭菜,花生,鸡蛋等零食,怕我在路上饿着。我还保留着这个蓝色的午餐盒。十几个朋友挤在一辆旧丰田车里,超载了。幸运的是,火车站只有一公里远。我们在车上又唱又闹,一公里走了20多分钟。

深圳的李京川大哥甚至还为我写了一首诗,把我炸了。活动中,大哥给我们每人拍了一组“照片”,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30岁生日,孙爷准备了爱心饭盒。

和成都马豪拥抱,每次去成都都和他聚一聚。

出站那天,我特意洗了头,换了一套新西装。这是我一个月来第一次洗头,没有洗澡。你能相信我

换衣服,被人看着,朋友夸我帅。我还完成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在邮戳上盖唐古拉山的章。一直带着这么一个小本子,就是想知道自己最后能留下多少“地方”。

时光荏苒,我和朋友分开七年了,这些年一直保持联系。偶尔路过他们的城市,聚聚。这种友谊很有意思。

其实在出站之前,我有机会参加了长江第一峡的项目考察,然后临近大学同学的婚礼,我就马不停蹄赶回了青岛。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大遗憾了,我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只希望以后能有机会重返故地。

第30天,其实挺有意义的。

三十岁时,我去了唐古拉。当你四十岁的时候,你能给自己另一个唐古拉吗?到时候,以中年人的心态和身份,面对同样的环境,会有不同的体验。

唐古拉,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下一站,格尔木。

图:李京川的黄晓华法令。以上内容都是关于唐古拉山城的海拔和唐古拉山口是属于青海还是西藏的问题。它是由在线编辑之家边肖精心编译的。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更多西藏的唐古拉山海拔有多高(唐古拉山口的海拔是多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