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的两弹一星事迹(\"两弹\"元勋的科学家邓稼先资料),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邓稼先的两弹一星事迹(\"两弹\"元勋的科学家邓稼先资料)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本文主要介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有哪些”的核心内容和“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手抄报”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继续读下去。
“两弹一星”先进组图。新华社
他们是历史选择的一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作出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都对新中国充满了热爱,我们将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这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
他们是创造历史的一代。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带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中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邓小平同志说:“如果从六十年代起,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没有大国的影响,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象征。”
他们很聪明。他们中有“在任何地方都能达到五师”的空气动力学家,也有让老师们赞叹“我从没见过像于敏这么好的物理”的物理奇才。他们无私而高尚。为了研制“两弹一星”,许多人扎根大漠,成为无名英雄,默默无闻,默默奉献。连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具体工作,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自力更生,从新中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根基出发。他们以非凡的毅力和奉献精神向世界宣告:“我们必须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我们必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两弹一星”研制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进行表彰,授予于敏、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陈能宽、周、钱学森、屠守一、黄纬禄。
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诠释跨越时空、永恒不变,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来源:人民网
以上内容都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有什么以及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的手抄报。它是由网络编辑之家边肖精心编译的。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更多邓稼先的两弹一星事迹(\"两弹\"元勋的科学家邓稼先资料)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
发布评论